2023年12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京出席“纪念《世界人权宣言》发表75周年”国际研讨会开幕式。
王毅表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始终把促进和保护人权放在重要位置,坚持将人权的普遍性原则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中国人权事业突飞猛进、取得跨越式发展,走出了一条顺应时代潮流、适合本国国情的人权发展道路。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尊重和保障人权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工作,推动中国人权事业取得一系列新的历史性成就。
一是坚持以发展为根基,人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得到更加有效的保障。历史性解决绝对贫困问题,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14亿多中国人民整体步入全面小康社会。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得到更加充分的体现。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民主形式更加丰富,渠道不断拓宽。全体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
三是坚持平等共享人权,各民族各群体权利得到更加全面的落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56个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西藏呈现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新疆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各族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不断完善法律制度,妇女、儿童、老人、残疾人的权利得到全方位保障。
四是坚持参与国际人权治理,为世界人权事业做出积极贡献。中方深入参与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等多边人权机构工作,推动达成一系列重要国际人权公约、宣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纳入人权理事会决议,为国际人权保护注入中国理念。同联合国人权机制以及3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交流合作,为推动世界人权事业发展贡献中国力量。(外交部网站) 【编辑:张子怡】
12月2日,以“链接世界 共创未来”为主题的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落下帷幕。500多家分布在各自产业链条上、中、下游关键环节的中外企业和机构参展,美国参展商占境外参展商总数的20%。这表明,加强供应链合作,拒绝“脱钩断链”,是包括美国企业在内的全球企业的共同心声。中国也通过主办全球首个以供应链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向世界展示了中方始终坚定维护全球供应链安全和稳定的大国担当。不过,就在全球共同奏响供应链合作的强音之时,“脱钩断链”的杂音再次出现,个别国家以“安全为由”颠覆全球现有供应链网络的小动作频频。
如果说,中国政府对待全球供应链合作的态度以“包容合作”为底色,那么,美国政府则是以“脱钩”“抢夺控制权”为特征,这从近期两国的动作就可见一斑。
据香港《南华早报》12月3日报道,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副会长吴国安接受采访时称,美国要求那些将业务转移到越南的当地出口商遵守“不成文规则”,即不得在中国内地或香港注册公司,必须在新加坡注册,否则将受到美国的全面抵制。此前,美国总统拜登在华盛顿宣布成立白宫版的“供应链韧性委员会”。与之配套的30条新措施,据称旨在“加强对美国经济和国家安全至关重要的供应链”,减少医疗产品对所谓“高风险外国供应”的依赖,加强对半导体供应链的“监管”等等。其本质依然是搞“脱钩断链”“另起炉灶”。
作为全球最大经济体、第一科技强国,美国对于全球供应链网络的疑虑甚至恐惧,荒唐得有些可笑。全球供应链网络是在全球分工不断深化的背景下逐渐形成的,资本实力雄厚的美国公司不仅是这一进程的推动者,更是受益者。时至今日,美国公司依然位于很多产业链的最顶端,分走了整个产业链利润蛋糕中最大的那一块。然而,美国政府却认为,美方不仅要享有最丰厚的利润,还应将所有的控制权牢牢捏在手里。可见,美国的焦虑感并非来源于简单的利润分配问题,而是霸权思维使然。
因此,美国不断泛化所谓“国家安全”问题,企图将供应链合作“武器化”,变成维系美国霸权永固的工具和阻碍别国发展的利刃。而过往的经验一再证明,用行政手段破坏历经几十年自发形成的成熟供应链网络,无异于螳臂当车。近年来,的确有外资企业迫于美方压力将供应链移出中国,不过,中国在产业配套、基础设施、科研水平、成熟劳动力方面有巨大的比较优势,又让这部分移走的供应链也只是形式上与中国“脱钩”而已。
此前,美国哈佛商学院经济学者劳拉·阿尔法罗和达特茅斯学院塔克商学院副教授达文·楚共同发表研究报告指出,美国以为减少对中国产品的进口就能降低对华依赖,可产业链经由越南和墨西哥等国再分配后,其实,美国和中国的间接供应链联系仍完好无损。凭空增加的中间环节,只是让中国损失了点组装费,但增加的成本却由美国消费者埋单。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此前也发布报告称,美国拜登政府主导的“印太经济框架”成员国的进口来源地中,中国占比平均超过30%,对华出口在整体出口中的占比约为20%。虽然美国通过加强与“印太经济框架”成员国的关系,努力使其疏远中国,但这些国家的对华经济依存度却不降反升。
近来,美国的通胀水平持续高位运行,直接拉低了拜登的支持率。而美国强行拆解、重组全球供应链的行为,便是推高其国内通胀的原因之一。这样看来,在出台本轮“供应链新政”时,拜登政府将其标榜为“美国赢得21世纪竞争的开始”,或许既为安抚国内反对的声音,也为自己壮胆。不过,美国巨头企业齐聚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用实际行动驳斥了美国政府:“脱钩断链”换不来优势,更赢不了竞争,深化合作才是出路。
中国网评论员 华章 【编辑:叶攀】